2024年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此次普查首次增加了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三新”经济的调查内容,以反映经济发展新动能。
背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了更好地掌握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国家统计局在此次普查中首次纳入了数字经济调查内容,旨在全面了解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进展情况,并为宏观经济治理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普查结果:
根据普查数据,2023年末,全国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91.6万个,从业人员达到3615.9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4万亿元。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数字产品制造业规模扩大,数字技术应用业发展活力增强,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领先全国。
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数字技术在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意义与影响:
此次普查首次增加数字经济调查内容,不仅有助于摸清我国数字经济的“家底”,还能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普查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劳动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数字经济统计监测与核算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以更好地反映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潜力。同时,普查结果也为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次普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对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也为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